首頁 →    →本頁    

臺灣蟻蛛 Myrmarachne formosana  Saito, 1933

臺灣蟻蛛

↑臺灣蟻蛛(雌)

(蟻蛛科) 體長 6.3-7mm,體色紅褐色,頭胸間左右各有一枚白色三角斑,腹部長型,具柄,中央有明顯的縮隘。頭部一般紅褐色,眼域四周有黑色分布,腹部近末端黑色或全部黑色,腹部中間有縮隘或無。

雄蛛,大顎發達黑色,體色黑褐色,腹部瘦長黑色,腹部基部細窄,後方呈葫蘆狀,末端漸尖。 

本屬9種,本種斑型變異多樣,廣泛分布於低海拔200-800公尺,最高一次在1500公尺的紀錄,常見於芒草、姑婆芋、香蕉葉下織巢躲藏其中,其活動範圍容易發現雄蛛。

 Myrmarachne formosana

↑臺灣蟻蛛,雌,腹部略長型,縮隘處兩邊各有2枚白色的長斑。 

↑臺灣蟻蛛,雌,紀錄於海拔800公尺的山區。

↑臺灣蟻蛛,雌蛛,種別同上,腹部具寬型的黑帶。

臺灣蟻蛛 Myrmarachne formosana

↑臺灣蟻蛛,雌。  

臺灣蟻蛛雄

↑臺灣蟻蛛,同第一圖。  雄。 

↑臺灣蟻蛛,雌蛛的巢,築於葉片中肋邊。

↑臺灣蟻蛛,雄,褐色型,頭胸部前半黑色,後半紅褐色,方形,大顎發達,觸肢端部黑色膨大。

↑臺灣蟻蛛,雄。

 

其它型態:

↑臺灣蟻蛛(雌),紀錄於海拔300公尺山區。 

↑臺灣蟻蛛(雌)    (體長4.8mm) 

蟻蛛 Myrmarachne sp.

↑臺灣蟻蛛(雌),紀錄於海拔1500-2000公尺山區。

體長3.6- 4mm,體色紅褐色,胸腹間縮隘短小,頭胸部黑褐色,腹部中央兩邊有明顯的凹陷,各有一枚白斑,近端部黑色或具一條黑色橫帶。

蟻蛛 Myrmarachne sp.

↑臺灣蟻蛛 

↑蟻蛛 Myrmarachne sp. (雌)

 

拍了無數張蟻蛛照片,
對於鑑定的正確性仍没有保握,
以臺灣蟻蛛來說:從雌、雄棲息環境觀察,
要分辨型態多樣性似乎只能氣質判斷。
氣質判斷不是毫無章節,
是收集無數資料和漫長思索的過程,
雖然它不具實體科學驗證,
但最終似乎也會有相近的結果。
(北埔之旅2025/11/10 寫於大溪)

 

 

 

 


回主題頁


本頁建製2011年08月24日      更新2025/11/10        網頁、攝影:嘎嘎          版權說明        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