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→本頁    

長銀塵蛛Cyclosa ginnaga Ya-ginuma,1959

長銀塵蛛

↑長銀塵蛛(雌)    (攝影:嘎嘎920724)

(金蛛科 / 塵蛛屬)體長雌4-10mm,雄3-5mm,腹部銀白色長筒狀,中央兩側有黑色斑,末端漸窄,但個間斑型變異大,有些個體腹背銀白色不具斑紋但腹部一般瘦長,結圓網,網中心有不對稱的旋渦狀隱帶,駐網中心,頭部朝上 ,這些白色的隱帶會吸引昆蟲靠近,最後被躲在隱帶後面的長銀塵蛛獵捕,吸食乾癟後再利用做空殼殘骸做為偽障物。

本屬18種,本種又稱長腹銀色塵蛛、長腹艾蛛,雌、雄斑型變異,常見棲息低矮的枝條或草叢,網型上有極像渦蛛科的隱帶,一般較寬呈渦型狀,有些是不規則塊面隱帶,隱帶較其他種類多變,普遍紀錄於低、中海拔山區,數量很多。

(附記)本種外觀近似銀塵蛛,以下是台灣生命大百科的描述:

銀塵蛛Cyclosa argentata:雌蛛體長約7 ~ 8 mm。背甲淡褐色,頭部黑色,頭胸部邊緣為黑褐色。腹部銀色且散佈一些黑色的斑塊。此種與長銀塵蛛外型相似,需要利用生殖器的特徵來分辦。 雄性未知。(以上引用台灣生命大百科) 

↑長銀塵蛛(雌)        (攝影:嘎嘎920724)

長銀塵蛛

↑長銀塵蛛(雌) ,近腹端狹窄,分布低海拔山區的個體。

長銀塵蛛

↑長銀塵蛛(雌) ,隱帶布條狀,置於腹下方,分布低海拔山區的個體。(體長4mm)

長腹艾蛛

↑長銀塵蛛(雌) ,隱帶塊面狀,分布中海拔山區的個體。 

↑長銀塵蛛,雌,較細窄的隱帶。

↑長銀塵蛛,上圖,隱帶進行的方向,紅色為起點,藍色為終點,總共繞了3圈再回到原地。

Cyclosa ginnaga

↑長銀塵蛛(雌) ,種別同上,體長8mm,頭胸背板黑色,腹背黑色,中央左右各有一條白色的縱紋,腹側灰白色掺雜褐色斑,分布中、高海拔山區的個體。

↑長銀塵蛛,於雌蛛環境附近所攝,可能本種的雄蛛,也會織寬形的隱帶。

↑長銀塵蛛,雄蛛,觸肢端部膨大呈球狀。(局部)

↑長銀塵蛛(雌) ,同上圖,腹部末端圓鈍,分布中、高海拔山區的個體。 

↑長銀塵蛛(雌) ,同第2圖,側面。

↑長銀塵蛛(雌) ,分布中海拔山區的個體,腹面照。(體長4.2m)

 

 

 



本頁建製2006年05月14日        更新2025/09/20        網頁、攝影:嘎嘎           版權說明          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