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→ 科 →本頁 |
黑腹虎頭蜂 Vespa basalis Smith, 1852
↑黑腹虎頭蜂 (胡蜂科 / 胡蜂亞科) 工蜂體長18-30mm,雌蜂較大,頭部紅褐色,兩眼間有3枚單眼,前胸背板橙紅色,中胸背板黑色,下緣中央有一枚橙斑,中胸盾板橙紅色,腹部黑色 ,第一腹節下緣兩端有不明顯的褐色環紋,翅膀黑褐色,近基部顏色較淺。 本屬10種,俗稱虎頭蜂,台灣常見有7種,本種又稱《黑絨虎頭蜂、黑尾仔、雞籠蜂、黑腹天鵝絨虎頭蜂、 絨毛胡蜂、黑虎頭蜂》等。 本種普遍分布於低、中海拔山區,最高達2000公尺,3-4月初巢築於接近地面的土穴,5-6月族群龐大後會遷移到約10公尺的大樹上 ,巢口面對寬闊的空間,巢型球狀,築巢的速度很快,只要數個月就能造出如藍球般大小的巢,型狀漸呈橢圓長形,巢脾一般10 -30 個,巢房高達40,000多個,冬日牠們會分散至地底越冬,等春天暖和季節再回到原來的巢裡群聚,習性凶猛,受到騷擾會攻擊任何移動的對象,是台灣最兇猛的虎頭蜂之一。
↑黑腹虎頭蜂 ,中胸部背黑色,下緣有一枚橙色斑。
↑黑腹虎頭蜂,腹部黑色具短絨毛狀。
↑黑腹虎頭蜂,中、後腳腿節紅褐色,中央有黑色斑。
↑黑腹虎頭蜂,吸食掉落地面的蓮霧汁液,呈現最真實的行為。
↑林子裡,地面掉落不少蓮霧,許多黑腹虎頭蜂鑽進蓮霧裡取食。
↑黑腹虎頭蜂的圓型蜂巢,築在很高的喬木上。
最近在夜晚點燈時,燈布飛過來幾隻黑腹虎頭蜂,後來越聚越多,不知道這種行為是什麼?因為某種氣味或尋找食物聚集?牠們有趨光行為嗎?又大又黑的虎頭蜂讓我心生恐懼,不敢碰,一直到要收攤了,只好先關燈再將燈布讓它掉落地面,但黑腹虎頭蜂仍不肯離開。真奇怪!
更多:一個生命的誕生
|
本頁建製2006年06月06日 更新2025/04/23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