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→ 科 →本頁 |
二角跑蛛 Pisaura bicornis Zhang & Song, 1992
↑二角跑蛛 7.6mm (跑蛛科 / 跑蛛屬) 雌蛛體長7.6-8.6mm,體色黃褐色,頭胸背板寬大於腹寬,中央有一條明顯的黑褐色縱帶,腹部瘦窄,末端尖狹,中央及腹端有不明顯的縱斑,各腳粗長,停棲時八隻腳向外張開。有些個體腹背具一條粗獷的白色縱帶,有些具細緻的中線或波浪紋。 本屬1種,本種又稱雙角盜蛛,主要特徵於後列側眼有一對明亮的三角突,乍看像雙角,此為雙角盜蛛、二角跑蛛得由來,但個體斑紋變異很大,目前台灣名錄僅紀錄一種 。 本種紀錄於低、中海拔山區,數量很多,有些個體分布近2000公尺高山,但個體間斑紋差異大,體型大小也不同。雌蟲有護卵的行為,會以口器和觸肢啣護卵囊不吃不喝,卵囊極大,從側邊看更感人。 其他:1140522、
↑二角跑蛛 ,頭胸部前方有2個角,頭胸背板中央具黑褐色縱線。 7.6mm
↑二角跑蛛,頭胸部前方有2個角, 二角跑蛛可能以此特徵命名。本圖也有拍到護卵的照片,是一隻雌蛛。
↑二角跑蛛,雌,分布海拔較高的個體,頭部隱約可見2個角突。
↑二角跑蛛,雄,腹部瘦窄。
↑二角跑蛛,變異,體被具波浪紋,棲息岩壁保護色佳。
↑二角跑蛛,變異,腹部內有2條波狀的白色縱線,1/4段左右各有一 枚斑點。
↑二角跑蛛,變異
↑二角跑蛛,變異,頭胸部寬大,中央有一條黃白色縱紋。
↑二角跑蛛,眼式特寫。
↑二角跑蛛,變異(雌) ,變異,體長8mm,頭部至腹端有一條寬型的白色縱帶貫穿,頭部前端有一毛狀的刺突,舊稱白條跑蛛指的是這條白色特徵。 本種紀錄於500-1200公尺山區,棲息林道旁的草叢,白天會到葉面停棲,尤其下雨過後會爬到葉面,習性敏感,稍有動靜會吐絲墜落草叢裡。頭部前端的刺突是一撮白色毛束。
↑二角跑蛛,雌蛛有護卵的行為,以口器和觸肢啣護卵囊,卵囊如球狀,從側看動作更感人。
↑二角跑蛛,護卵,護卵特寫,較長的是觸肢,抓取卵囊。
↑二角跑蛛,卵囊繫在樹枝上,若蛛已孵化群聚呈團狀。
↑二角跑蛛,雌,臉譜。
↑二角跑蛛,變異,拍攝於台東低海拔山區,當天同一環境還有不少變異個體。
↑二角跑蛛,變異,,雄,前胸背板寬大,腹部前寬後窄,左右各有一枚黑斑,型態稜邊狀。 8mm 體長7-13mm, 體色米白色,頸溝、放射溝黑色,中窩縱向,黑褐色,後中眼之後端有2條白色細紋,延伸到頭部後端合攏直達胸部後緣,腹部1/2段最寬,左有各有1個黑色斑,斜向,腹部側緣淡褐色,各步足淡褐色系長,停棲時第1-2步習慣足向前伸。
↑二角跑蛛,變異,同上圖環境,腹背具黑色縱帶達腹端的個體。 7mm
↑二角跑蛛,變異,同上環境,雌,體型較寬。
↑二角跑蛛,變異,同上環境,雄蛛,腹側黑褐色,具波浪狀的黑色縱紋,觸肢端部膨大。 9 mm
, 腹部略扁,腹端尖狹,腹背具稜狀邊。(北部山區)
↑跑蛛屬 Pisaura sp. 攝影:謝怡萱
|
![]() |